在职业体育的世界里,伤病是运动员最大的敌人之一,而对于现年22岁的塞尔维亚网球新星哈马德·帕夫洛维奇来说,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已成为他职业生涯中难以忽视的障碍,本周三,帕夫洛维奇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布声明,确认将接受扁桃体切除手术,并直言:“我需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,不想再因此生病了。”这一决定引发广泛关注,球迷与医学专家纷纷讨论其背后的健康隐忧与职业考量。
反复感染成职业生涯绊脚石
帕夫洛维奇近年来崭露头角,凭借强劲的发球和底线技术,世界排名已攀升至前50位,他的上升轨迹屡次被健康问题打断,过去18个月内,他因扁桃体炎导致的发烧、咽喉感染等问题,先后退出3站ATP巡回赛,包括2024年法网前的热身赛,团队透露,每次感染平均需要10至14天恢复,严重影响其训练和比赛节奏。
“每次生病后,我的体能和状态都会大幅下滑,甚至需要重新调整发球动作。”帕夫洛维奇在采访中坦言,“医生建议我考虑手术,因为保守治疗已无法根治。”
医学专家解析手术必要性
扁桃体切除手术在普通人中较为常见,但对职业运动员而言,需权衡恢复周期与长期收益,运动医学专家安娜·科瓦切维奇博士指出:“反复扁桃体炎可能引发心肌炎、关节疼痛等并发症,对需要高强度运动的网球选手尤为危险,手术虽需2至3周恢复,但从长远看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帕夫洛维奇并非首位因扁桃体问题选择手术的网球名将,2017年,加拿大选手米洛斯·拉奥尼奇曾接受类似手术,术后发球速度反而提升,次年闯入温网四强,这一案例或为帕夫洛维奇提供了参考。
球迷反应与赛事调整
消息公布后,球迷在社交媒体上掀起热议,多数人支持其决定,称“健康应放在首位”;但也有声音担忧手术会影响其即将参加的2025年澳网备战,对此,帕夫洛维奇表示:“手术计划在12月初进行,我有足够时间康复,澳网一直是我的重点目标。”
据团队透露,术后他将前往迪拜进行适应性训练,并由体能教练定制恢复计划,重点维持心肺功能,ATP官方也表态支持,发言人强调:“球员健康是赛事可持续性的核心。”
职业生涯的转折点?
若手术成功,帕夫洛维奇有望摆脱“玻璃人”标签,分析师认为,其技术本就具备冲击TOP20的潜力,稳定性提升后或迎来爆发,前温网冠军帕特·卡什评价:“他像年轻的德约科维奇,需要的是持续参赛的机会,这次手术可能是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。”
挑战依然存在,扁桃体切除后,运动员需适应咽喉干燥等术后反应,尤其在高温比赛中,帕夫洛维奇的教练组已着手研究补水与呼吸调整方案,以应对2025赛季的硬地赛程。
体育界的健康意识升级
帕夫洛维奇的选择也折射出职业体育对健康管理的日益重视,近年来,纳达尔、大阪直美等巨星公开讨论心理与生理健康的重要性,推动赛事方优化退赛规则和医疗支持,帕夫洛维奇的案例或进一步促使年轻选手正视“隐形伤病”,而非带病硬撑。
“我希望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,有时暂停是为了走得更远。”帕夫洛维奇在声明结尾写道,这句话或许将成为他职业生涯的新注脚。